
据相关数据显示,到2021年我国预制菜市场规模已经增长到近3500亿元。参照目前预制菜的市场表现来看,预计未来几年这一产业将保持20%以上的高增速,产品市场渗透率或将向上提升至15%到20%左右,预制菜有望扩增为万亿级别的优质赛道,成为新的蓝海市场。
预制菜产业好的一面大家有目共睹,但当下发展中存在的缺陷和弊端也很难让人视而不见。今年二月,江苏消保委曾发布《预制菜消费调查报告》,未购买预制菜的消费者主要是考虑到预制菜价格较贵、性价比低,对预制菜保质期、防腐剂添加等菜品质量和包装方式有顾虑,觉得预制菜的口味没有现做的好吃的因素。同时,据江苏消费网舆情监测系统今年一月数据,关于预制菜质量、价格、虚假宣传等方面的负面消息不少,这也反映着预制菜产业在快速发展中还是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而一个产业的发展其实归根究底离不开标准化的指导,对此,江苏省消保委联合江苏省餐饮行业协会共同提出《预制菜点质量评价规范》团体标准,并同江苏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协会、江苏省农科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等二十多家单位共同完成了标准起草。据介绍,《规范》对预制菜品的原材料、加工、包装、标识标签、贮存配送、还原度以及食品安全指标等多方面做出明确要求。针对预制菜深受诟病的产品信息标注不齐、包装破损、产品变质等问题,《规范》中也对标签应有信息、预制菜贮藏温度、配送温度等进行了明确。
预制菜成为消费市场、资本市场愈发青睐的产品是毋庸置疑的,但综合来看产业发展道路仍显得道阻且长。随着《预制菜点质量评价规范》发布,我们期待看到其能够为预制菜生产提供标准参照,推动产业健康、有序、安全发展。